《絕命鈴聲 Phone Booth 》
/如果是女生接到,大概會想跟這聲音的主人上床吧。

座位:L排1號

電影年份:2002

不負責評分:★★★★4顆星(滿分5顆星)

"Isn't it funny? You hear a phone ring and it could be anybody. But a ringing phone has to be answered, doesn't it? "

本片在當時締造了一個低成本傳奇,
以1300萬的低成本打出9700多萬的高票房,
1300萬是怎樣的概念?
連《全家玩到趴》這種沒卡司沒特效的電影都花了整整3000萬,
你們還不快跪?
至於為何能如此成功,
個人認為原因很簡單,
就是「簡單」。(拗口)


(先生,安靜是人家在講電話的基本禮儀好ㄇ 。)

人物和場景簡單不說,
最偉大的是導演不講廢話,
片長很寫實的只有81分鐘,
編劇用進電話亭前的五分鐘就完整塑造了主角的形象,
接下來進到電話亭,
整部電影都在這裡發生。
不得不佩服導演強大的自制力,
劇情走到中段不乏許多發展配角的機會,
老婆的內心轉折警察的心理陰影諸如此類,
要是其他導演大概又啪啦啪啦的多演三十分鐘,
但這位大導很勇敢的留給演員自行處理角色情緒,
一秒都沒多給。
不只角色,
導演連鏡頭都斤斤計較,
當有電話撥通或其他不在電話亭發生的事件時,
不跳鏡頭直接給你分割畫面。
可能是誤打誤撞,
這樣不斷把外圍的聲音和畫面集中到電話亭,
反而更讓我意識到在這城市一角之外的地方有多龐大,
電話亭也就更像個孤島一般把主角困在自己的脆弱裡,
蠻喜歡這個意象的。


(正所謂人是一座孤島。)

也因為一切都那麼簡單,
順其自然接受劇情走向的觀眾只要稍微釣一下,
就會跟主角一樣被當智障耍,
兇手時不時像玩弄獵物般的幽默,
主角絕望,
連我都無奈到快生氣。

持續的簡潔和不離題,
讓對峙張力持續到最後一秒,
更神的是,
到最後最後突然又來了個小翻轉讓我完完全全的認同兇手,
看了這麼多經典的連續殺人魔,
不管他們的理想多麽高尚都很難說服我他們不是個變態,
但這一部因為導演再次的留給演員詮釋,
不多作說明我反而自己有一套理由說服自己了,
誠心誠意感謝兇手大大給我們如此純淨的成長之旅。


(其實這個臉也真的是蠻欠殺的。)

演員整體表現都很不錯,
Colin Farrell除了一些轉折能在醞釀更久以外我找不到什麼缺點了。

Forest Whitaker戲份不多,
卻靠著招牌顏面神經失調式的抽蓄成功詮釋導演沒說明的內心糾結。
飾演兇手的
Kiefer Sutherland極其精彩,
幾乎整齣聲音表演的他利用語調完整的表達角色思考邏輯,
其聲音自由度有幾段實在強的嚇人。


不知為何,
電影裡正直網路世代前期,
Motorola就能這麼可怕了,
現在大家人手一台Iphone人人都能當凶手啊,
頗有種現代啟示錄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排2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