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的話 J'ai tué ma mère

/是什麼消融了冰塊?

 

座位:莉莉法斯賓達

電影年份:2009

不負責評分:★★★★ 4顆星(滿分5顆星)

 

 

「人們總說著『你好特別』,我超討厭這個詞,他們只是沒有勇氣說出自己討厭你,就用『特別』來形容你。」

 

 

導演Xavier Dolan的第一部電影,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也是初試啼聲的他在坎城影展從此大放異彩的開端。我喜歡這部電影,或許還不夠成熟縝密,但這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它擁有屬於年輕的生澀,也有年輕的新意與橫衝直撞,很適合喜歡感受濃烈情緒的觀眾觀影。

這部電影中譯為《聽媽媽的話》,但直譯其實應為《我殺了我媽媽》。我並不討厭臺灣片商的翻譯,但以劇情來說,後者其實更為貼近劇情也更加饒富趣味。

繆塞曾說過:『如果世上還有一件神聖崇高的事情,那就是能將這兩種殘缺恐怖的生物緊緊連接,母子間無盡的愛。』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親情中,母子之間那種既愛又恨的矛盾。兩個角色關係看似過度戲劇性且爆裂,但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都是如此嗎?對於身邊的親人,嘴上總是有無盡的牢騷與埋怨,但心裡確仍然深深愛著彼此。

 

以下多少有劇透成分,請慎入。

 

有別於一般電影對於親子的詮釋,整部片的一開始,母子關係就像顆炸彈,毫無遮掩地在觀眾眼前引爆。從餐桌上和車上雙方相互諷刺的爭執、到走廊間的追逐打罵等等,無一不彰顯母子間的劍拔駑張。然而對於不喜歡細碎台詞的觀眾來說,剛開始可能會被角色間緊密的對話壓得喘不過氣,但我認為緊湊的口白、配上滿溢的情緒,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多藍電影的特色。

談到特色,在電影美學上,不難看出多藍有一套慣用的運鏡手法與畫面安排。舉例而言,校園走廊上母子追逐以及結尾母子在樹林中的奔跑時的慢動作拉背鏡頭,這樣的鏡頭運用在他的幾乎每部作品裡都能看見,可以算是多藍電影中的一大特色,這個手法與王家衛慣用的運鏡十分相似(王家衛是多藍唯一承認效法過的導演)。除了運鏡,在故事主線中不時穿插具有強烈色彩的畫面、亮色襯底搭配單一物件的特寫以及片中角色的非寫實扮相,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撇除攝影、美術設計,我想多藍最擅長處理的莫過於「情感」了。他總能把滿滿的情緒渲染給觀眾,讓人像是歷經一場令人沈醉的暴風雨,濕透卻甘願被沖刷。

 

「家人就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愛著你的傻子」

電影有太多段落讓人感到揪心,媽媽總是被兒子的話傷得遍體鱗傷,卻仍毫無保留地愛著他。其中一段兒子搭上往寄宿學校公車前,忿恨地丟下一句「要是我今天死了你會怎麼樣?」後調頭就走,做母親的沒有挽留,只是在口中默默呢喃了一句「那我明天也會死」;接到寄宿學校的『關切』電話時,媽媽為保護兒子而無法自制的情緒崩潰,更是讓她的母愛溢於言表。

再來是兒子,就像他說的,他恨自己的媽媽,卻又無法不愛她。他不懂得表達愛,所以在日常相處中常常有意無意地傷害媽媽的心。諷刺的是,有一幕他終於說出他對媽媽的愛,卻是在嗑藥嗨了以後(類似酒後吐真言?)才有勇氣說出口。他還有太多話沒有對媽媽說過,於是他將那些不曾脫口的話語存進錄影帶中,連同他的同性戀性向一塊藏在櫃子裡。

 

談到角色的性取向,我個人非常喜歡多藍對於角色同志身份的處理——他在私下訪問曾說過自己討厭被標籤、被分類,我想這點堅持也顯示在他的電影作品之中——因為他處理同志角色的方式,就是不作處理。擁有同志身份並不是多麼「特別」或「異常」的事,角色是gay, so what?

《聽媽媽的話》中,當母親得知自己孩子是同性戀時,令其沮喪的點不是「我兒子是同性戀」,而是「我的兒子不曾告訴過我他的性向」。

 

故事主線雖然落在母子身上,但配角如Hubert的老師及男友,卻在劇情上給予相當大的推進。當Hubert和媽媽起衝突,他總會往男友家或是老師家去,在兩個角色的身上得到慰藉。這兩個人除了扮演陪伴的角色,更像是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文火,緩緩地融化了母子間的冰牆。

 

整部電影裡,我最喜歡接近尾聲的那幕,母子二人坐在兒時玩耍的岸邊,回憶美好的過往,兒子緊緊握著用黏土做的媽媽娃娃、拭去它的眼淚,然後默默牽起媽媽的手,母子間的感情冰釋盡在不言中。

我想,即便再多怨恨再多不滿,親情就是有辦法緊緊聯繫著彼此,使你無法斷絕也無法停止去愛。是什麼消融了疏離結成的冰牆、拭去了不諒解帶來的淚水?那是一份不需要刻意營造就具有強大力量的東西,而我想,那就是愛吧。

arrow
arrow

    L排2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