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房間 Room》

/密碼鎖密碼一個一個猜,再悲慘也不用被關七年啊~

座位:L排2號

電影年份:2015

不負責評分:★★★★ 4顆星(滿分5顆星)

“You're going to love it. ”
“What?”
“The world. ”

導演蘭尼阿伯拉罕森Lenny Abrahamson對許多台灣觀眾(包括我)而言《法蘭克》是第一部認識他的電影,
但在那之前,他已經是贏得四座愛爾蘭影視獎的導演。
這部《不存在的房間》不僅捧紅了兩位主演,
還為自己爭取到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別看他是來陪榜的,
他可是擠下《絕地救援》
Ridley Scott、《間諜橋》Steven Spielberg、《史帝夫賈伯斯》Danny Boyle等好萊塢名導的好成績呢!
他的作品總有一種跳脫一般劇情片的深度,
法蘭克他探問了才華、名譽和自我考證的問題,
而《不存在的房間》則是再次衝擊我的世界觀。


(在那房間裡,蛋殼串起來就是玩具。)

電影可以切為兩部分來看,
醫院睡覺起來為分隔點,
前半處理小世界,後半處理大世界。
而電影的張力就出在那個五歲的小孩Jack的世界觀上,
媽媽過去為了保護他,
告訴了他一套屬於這小世界的規則,
在他的認知裡媽媽是真的,
但是裡的人是假的,
而Old Nick是半真半假。
他靠童書與電視來想像,「海太大了,不可能是真的。」
五歲之後,
媽媽開始要教Jack認識「真的」、「正常人認識」的世界,
並計畫逃出去。
這裡是母愛打破母愛的精彩片段。
要讓一個男孩擴大理解這個世界是很難的,
他無法想像天有多高,樹有多壯,人類多麼多樣。
男孩除了一些抗拒之外,都蠻配合的,
觀眾跟著他膽顫心驚地逃出去,這是全劇的最高潮。
這是前半段,
我們為男孩的處境心疼,為他的成功雀躍。


(在危急的逃跑計畫中,Jack第一次看到天空。這段處理得他媽的漂亮!)

後半段的電影敘述男孩與母親如何適應新生活和與家人相處,
在討論上是到了更深的層次。
男孩更是從不敢與人講話,
一度對這個世界失望,
到交了朋友一起提足球。
Joy的母親依然愛她,
但她父親卻不能接受這孩子。
人們看到新聞紛紛送來禮物,
但媒體的採訪中又戳破Joy她的自私。

她說:「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兒子:「但你是媽媽啊。」
當時Jack的眼神迴避閃爍著冷冷的失望,
但這仍是相當溫暖的一個片段。
媽媽雖然不見都做對一個兒女最好的事,
但她總是想對自己的孩子最好,
這就是一個媽媽會做的事。


(「你看那個咖啡色的,那就是樹葉。」如果沒有天窗,他們大概會瘋掉。)

Brie Larson爭取到了這個好劇本,
有點像前年的《藍色茉莉》是個本保戲的好劇本,
提供角色夠多的轉折與發揮層面。
編劇在刻劃媽媽的確做得比刻劃兒子好。
Brie Larson真的也夠厲害,
光建立七年與世隔絕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心理,
比兒子難演多了。
逃出來後,
又能看見她故作堅強和無力憔悴甚至瘋言瘋語的一面。
我們看到這個角色努力處理著女兒、媽媽的社會角色同時還要整理自己的心理陰影。

狂掃各大女主角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順帶一提,
26歲的她曾經出過專輯,
來看看MV吧,你看得出來是同一個人嗎!!!
https://youtu.be/-bvYRlv7XCw


(「你看,這是我們。」)

至於9歲的Jacob Trambley在Brie Larson的帶領下也有非常棒的表現。
雖然他大部分做的都是短鏡頭的點狀式表演,
但整部電影下來,
除了韌性之外也有很多層次,
尤其是在眼神和聲音的表演上,
快樂、驚愕、害怕、生氣、排拒、自閉都做得很到位。
可愛的模樣也讓這部電影更為揪心感動。

看過小說的朋友就知道,
小說從頭到尾都是以男孩第一人稱書寫。
但導演的敘事從後半段開始就離開男孩視角了,
這樣可以更容易地建構出外面的世界和種種壓力,
雖然焦點沒那麼集中但處理得還算清楚。
更大的問題是,
似乎面對這世界的一遇與負面效應都還沒排解,電影就導向正面的結局,
後面一直打安全拍的收尾是我比較不滿意的。
原本以為他會更深地討論到兩人的心理治療和母愛的探討,
但好像在幾個衝突與道歉之後,
他們看待世界就如同「正常人眼中的世界」那般,真的很可惜。
我想在他們向房間道別之後,
一定還有更大(或是更小更擠)的房間是永遠無法逃出的。

arrow
arrow

    L排2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